Search

這篇很有意思,利用人類對「自然」二字的崇拜,來嘲諷動物保護的論述,讓人察覺其中的問題。
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篇很有意思,利用人類對「自然」二字的崇拜,來嘲諷動物保護的論述,讓人察覺其中的問題。
 
hashtag 跟表情符號都很精妙,還有那個「有人曾經這樣形容」,把路人說的話提高到哲學家層次!
 
--
 
這些討論跟爭議其實都有個隱而未顯的前提,就是人類的同情心跟同理心,是有程度,甚至有界限的。
 
我們對於跟我們越像的生命,越有感情。
 
最高的是人類,其次是哺乳類的猿猴、貓狗,然後是水中哺乳類如海豚、鯨魚,然後是爬蟲類魚類等。
 
這個排序也會受到文化以及視覺刺激的影響,相處越久的感情越好。
 
植物就比較遠,更別說眼睛看不到的微生物。
 
這樣的差距,有道理嗎?這是這個諧擬粉專沒有明說,但持續挑戰的核心問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https://www.innovarad.tw/recent/
蔡依橙醫師的 Facebook 專頁 公益計畫: https://goo.gl/XmVEmJ 近期活動: https://goo.gl/SYpdZJ 文章整理: https://goo.gl/7yebsX
View all posts